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环保所回所课程2019年第九讲

作者: 来源:科技处 2019-12-19

研究生回所课程(第九讲)

   2019年12月13日下午,环保所研究生回所课程第九讲在学术报告厅举行,秦莉、李晓晶、梁学峰三位老师分别以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的科学研究与我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电微生物与元素转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环保所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课程讲座。

   秦莉老师的讲座主要从土壤环境基准值的研究背景、环境基准值范畴、土壤环境基准值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这四方面来展开。从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引出我国采取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的必要性,再根据目前我国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类管理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强调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接着,秦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与应用、土壤环境基准值范畴及其研究方法。秦莉老师的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方面的知识,对我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李晓晶老师的讲座从介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入手,逐渐拓展至电活性微生物,随后重点介绍了电活性微生物与土壤生源要素转化的耦合关系。电活性微生物包括产电微生物和嗜电微生物,它们与胞外电子传递直接相关,李老师在介绍细菌、真菌、古菌中的电活性微生物种类分布后,详细讲述了微生物种间氢/甲酸转移、纳米导线连接、电子穿梭体转运、氧化还原蛋白传递、导电材料介导等电子传递方式及其研究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新发现电缆细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是地球表层系统元素循环与能量交换的重要驱动力,李老师由浅入深的给同学们讲解了胞外电子传递在微生物成矿、铁厌氧氨氧化、甲烷产生、有机污染物降解等过程中的应用。此外,讲授过程中还穿插介绍了高通量测序、低聚糖核苷酸探针标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等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技巧,不仅教给了同学们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更给了同学们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梁学峰老师的讲座主要包括南方酸性稻田镉污染钝化修复、有机黏土在土壤镉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两方面内容。梁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以及一些化学钝化的基本原理、常见的钝化材料等,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讲了钝化修复试点示范的一些成果和农田镉污染适宜修复技术模式。梁老师展示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来向同学们讲解问题,让听课的同学都受益良多。

  三位老师的讲座专业严谨,又诙谐有趣,让同学们在了解更多知识的同时也收到了很大的科研启发,听课的学生都表示收获满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