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环保所记忆——环保所原所长任天志:创新是研究所的灵魂

作者:周莉、王农、杨殿林、王倩、章秋艳 来源:综合办公室 2024-09-29

编者按:

四十五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四十五载筚路蓝缕,风华正茂。

2024年,是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所45周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环保所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为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值此建所45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资料调研或访谈,回顾环保所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创业、爬坡过坎、蓄势聚能的发展历程。“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让我们继承和弘扬前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共创研究所美好明天。


环保所记忆

——环保所原所长任天志:创新是研究所的灵魂

任天志(任期:2012年6月—2017年9月


任天志,男,1960年11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99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从事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5月~2012年6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2012年6月~2017年9月任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2017年9月~2021年4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主要从事农业资源环境、农作制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曾有: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资源环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区划学会副理事长等。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授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 2007年~2011年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第四届国合会委员,2012年被中国农学会授予学会先进工作者。先后主持国家863、支撑计划、行业科技等项目多项。“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等项目分别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二、三等奖,“农田面源氮磷流失监测及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郊环保型高效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发明专利6件。

22.png

图1 2002年,作为中方非政府代表成员之一,参加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左图)。2008年,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任天志,右图后排右一)。


(以下为访谈实录,略有删减。)

一、理顺学科,明确定位

2012年6月,我到环保所上任后,第一时间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发现我们所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农区环境监测与农业生态三大研究特色;我们有较完善的实验条件;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也较畅通;特别是有一支优秀且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队伍;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研究所的学科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研究方向太散是我当时碰到的第一难题。

从科研人员自身角度看: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给人感觉非常“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研究目标也不集中,谁给钱就给谁干,项目多、乱、杂,碎片化的成果多,成果的展示度和集结度不高,社会影响力有限。个人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大家基本围着项目转,跟着“钱”在跑,忙于开会、写本子、争项目……,多面手,万金油。工作内容宽而泛,纵深不够,缺乏全局性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兵作战或小作坊式工作模式多等。

从单位层面来看:虽然研究所重点研究领域已明确,但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环保科研工作的重视以及实际需求,在发展过程中研究所仍存在着科研主体方向不聚焦,导向不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学科发展、建设的路径比较模糊,边界不清晰,科研领军人才不突出;“科研为本”的学术氛围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履行的社会公益责任、要解决的科技问题与产业生产需求不对接,不接地气;资源调配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缺乏持续创新和攻关能力等。

在找准问题、明确特色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力量分析了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形势与需求、优势和差距,坚持需求导向,以我院资源与环境学科集群建设为依托,依据创新目标和学科专业优势,在继承优势,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所上下几经反复讨论,形成共识,凝练“农田污染防治、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生态”3个特色或优势领域、9个重点方向,通过理顺学科,聚焦学科定位和方向,以现代院所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凝练各方向的科技重大选题,努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支撑服务能力,履行研究所的社会公益类职责。

二、组建团队,创新机制

2012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给环保所科研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坦白地说如果没有创新工程的实施,没有稳定经费的支持,即便理顺了学科也很难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所以说创新工程对于环保所的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按照院、所一体化的思路,进行了所级创新团队的组建。对照院里的标准,遴选了团队首席专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给全所职工根据自己的积累、兴趣及团队的方向进行重新选择的机会。按岗位固定、人员流动的方式,共组建了10个所级创新团队。在组建所级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科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按照院里的团队组建要求,从所级团队中遴选组建8个院级创新团队。院、所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同一标准统一管理。同时, 2014年3月探索性地建立了团队首席助理制度,遴选了10位团队首席助理,协助首席加强团队管理、规划发展、学科建设等事项。并要求每个创新团队聘请1~2位与团队方向一致、并在全国或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客座研究员,对团队研究与发展进行全方位指导,使团队直接与研究前沿对接。此外,通过引进人才,2014年又组建一支有机污染防治团队,并成功进入院级团队。各团队进入创新序列后,进一步强化岗位管理和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具体任务,研究所与团队首席签订绩效考核任务责任书,团队首席与成员签订任务合同书。至此,研究所形成了“3-9-9” “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创新团队”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了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要求、责权利明确、层次分明、协作高效的运行管理模式。

团队组建后,我们发现原有的研究室行政化设置作为科研活动的最基层执行单位,其运行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创新工程管理的需要,突出研究所的研究主体功能,我们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实行了以团队管理为基本单元的管理机构改革,取消了所有的业务研究室。

取消研究室后,在科研管理层面,围绕三大领域,组建了3个领域中心,每一个中心由3个创新团队组成。领域中心履行协调学科领域的宏观管理与服务职能,形成了“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创新团队”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

在行政管理与支撑服务体系层面,突出高效运转,形成3个管理服务部门(综合办、科研处、财务处),3个支撑服务部门(环境评价、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中心、期刊编辑与信息中心)合力支撑研究所创新发展的格局。

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效果,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经院办组织,2015年6月我所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相关媒体的集中采访报道。2015 年 7 月 6 日的《人民日报》以“研究室为何消失?”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同时,研究所科技创新改革得到了院领导和主管部门肯定,我先后多次代表研究所在全院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介绍探索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后来很多高校和省农科院也经常到所里来学习交流,应该来说这次改革的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4.png

图2 2015年7月6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三、利用学报资源,扩大影响力

我来到所里后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有时候到外面去和专家交流,当提到环保所的时候很多专家不了解,但是提到所里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大家都非常熟悉,学报的知名度要远远超过研究所,我们邀请到所里来交流的大专家每次来也是必到学报交流,学报后面聚集着国内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大批专家。2013年9月《农业环境与发展》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学报的专家资源也更丰富了。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积极发挥好学报的“名片作用”,提升研究所和所内专家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研究所的科技创新工作。利用期刊的影响力,我们全力打造“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和“全国农业资源与生态论坛”学术会议品牌,聚集全国性一流专家开展研讨、交流和学习,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专家之间的你来我往,一是搭建了我所专家对外交流的平台,让所内的专家与外面的专家慢慢地熟悉起来,知道我们能干什么,有哪些优势,这样慢慢地也提升所内专家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二是通过这个平台,发挥好学报专家资源库的作用,在研究生招生、项目申报、成果培育等方面加强协作。这样,我们通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我所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支撑,经过几年的努力,也提升了所内专家、团队和研究所在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了研究所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

同时,在学报的全力配合下,经申报、评审和批准,2016年11月10~11 日,由我所牵头在北京召开了以“农业生态功能评估与开发”为主题的第577次香山科学论坛,我与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全国来自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的3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形成的相关成果呈报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受到学界关注。成功举办香山科学论坛,可以说是填补了研究所的历史空白,进一步彰显了我们所的影响力。

5.png

图3 2016年第577次香山科学论坛(执行主席任天志,右一)

四、搭建平台,推动研究所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级的农业科研院所,其核心是要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要面向主战场,将成果写在大地上,仅仅在研究所实验室开展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试验基地是研究所第二实验室。长期以来,研究所没有固定自有的科研基地,借助于别人的基地搞研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利于科研积累,更难以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为此,2013年,根据研究所梳理的三大学科领域,我们系统筹划布局了三个试验基地,通过各方的努力,非常荣幸我在任期间研究所拿到了三个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第一块地是云南大理的试验基地,以高原农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方向。我到环保所上任时,所里已经在云南大理申请到部里的“大理综合试验站基建项目”,因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与大理市有前期合作的基础,经过协商,大理市提供给环保所使用的建设用地有2块,累计15亩地,但由于种种原因,部里批复了大理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但一直没有批准项目实施。我积极到部里找主管处的领导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原来部里认为用于建设基地的面积太小,且这2块地在哪块建都不很合适,因为其中一块地上建有高压线,另一块地里还有个水塘。了解清楚部里的想法后,经班子研究由朱岩书记带队赴昆明和大理进行沟通协调,经过努力,大理市最终把市里的原种场整体划拨给环保所,经过后期调整,大理市人民政府划拨给我们用于建站和开展试验研究工作的面积扩大到162亩,满足了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大理综合试验站基建项目初步设计也很快得到部里的批复,核定概算总投资1160万元,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块地在山东省庆云县,庆云工业污染少,具有华北农田的典型代表性。最早是2014年起,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在山东开展集约化生态田园系统构建试验示范,以此为基础双方加强了交流与合作,研究所和庆云县层面也进行了深层次对接。通过几年的合作,相关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肯定,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及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双方就环保所在山东省庆云县建立长期试验基地形成了共识。2016年,我们与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2017年庆云基地土地证正式颁发,包括基本农田土地证1023亩、建设用地39.72亩。

第三块地在湖南湘潭,湘潭是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之一,当时所里与湘潭市农科院所有较多的项目合作,双方均有合作建设长期定位观测站的意向,我们通过与湖南省农业厅、湘潭市人民政府和湘潭市农科所多次协商、沟通交流,最后湘潭市同意将湘潭农科院的30亩建设用地和100亩的科研用地,划拨给环保所,这样湘潭综合试验站就慢慢建起来了。

除了基地建设外,2014年,筹建了天津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市农田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并顺利通过验收。2016年起,又牵头创建了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获批组建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及学科群、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农药残留)等,为实现研究所跨越式发展和农业环保科技“顶天立地”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在试验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基础上,我们努力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把握世界农业环保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加强智力、技术的引进,促进重点学科领域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步伐。中瑞、中芬、中欧、中英、中美等方面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成立了中芬、中瑞、中新3个联合实验室,中英、中欧等国际合作项目持续有效推进。

66.png

图4 2013年1月23日,“中瑞农业和环境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任天志,左图前排右一);2015年12月“中芬农业环境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任天志,右图左二)

五、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力度

随着研究所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有了创新工程稳定的支持后,研究所各类项目任务都非常饱满,而所里的研究生则严重短缺。我记得刚来的那年所里一年只有7名硕士,1名博士,科研人员经常反映学生严重不足,影响科研任务实施。为此,我和环保所时任书记朱岩一起商量对策,两人先后带队前往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争取联合招收研究生,同时也加强了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沟通,通过这些措施,环保所的研究生招收数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自主招生、联合培养和客座等途径,积极探索所校、所所、所地合作方式,先后与10余家高校、院所、地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所研究生也从 2012年的10名增加到2017年的150余名,还招收了多名外国留学生。基本解决了研究所长期研究生数量短缺的困境,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六、争取重大项目,服务国家主战场

我们结合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院所建设的需要,选拔任用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担任处级干部。2013年以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借助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计划”“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等,通过各种方式引育各类人才10余人。

有了上述工作的基础,我们把精力放在谋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2014年,我有幸担任“十三五”国家农田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专家组副组长,积极参加“十三五”国家科技项目的设计工作。研究所也主动瞄准国家在农田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产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目标导向,围绕重点研发项目指南,从2015年起组织了一批团队首席和科研骨干,组织国内上百家优势单位的力量,先后牵头申报了三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7个项目,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参加了30多项外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通过全所上下近两年的努力,最终获批主持4个项目、承担近20个课题。这对于提升研究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记得第一个重点研发项目“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环境效应监测技术研究及监测网络系统构建(2016~2020)”是专项试点期首批拿下的。当时由郑向群牵头申报,这个项目我记得“本子”最少改了五六十稿,光组织讨论都不下二三十次,所以得来实属不易,但是正是因为这次项目的成功申报,也为后面项目的成功申报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鼓舞了科研人员的士气。之后,刘仲齐、翁莉萍、黄益宗几位研究员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很多强大的对手相继拿到重点研发项目。现在回忆起来,很怀念跟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也忘不了拿到项目后大家一起欢呼的样子。环保所每个人都很高兴,也是感觉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家更加关注环保所,很多单位也主动来所里寻求合作。

除了争取国家项目,面对国家和区域的重大科技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如何有组织、有目标、有序地组织科研活动,强化研究所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甚至地域之间的协作,实施“大兵团作战”,彰显我所作为国家队的作用,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后,这也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当时我们研究所也有幸谋划了两个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并得以批准实施。

一个是南方稻区镉污染大米事件曝光后,在农业部财政部启动长株潭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时,我们及时联系院内的相关研究所和地方一些研究机构、高校,牵头组织策划了“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任务”,2015年正式启动。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行动任务,以“净源”“失活”“减量”“低吸”等为主攻方向,采用技术集成、新技术应用与验证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一批有应用推广前景的降镉叶面肥、钝化剂和微生物制剂,筛选出一批兼具高产优质和低镉积累特征的水稻新品种,并在湖南省湘潭市建立了6.7 hm2 技术核心示范区。此次协同创新行动仅中国农业科学院5个研究所就投入11支创新团队160余人,并整合了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专家资源,强化优势互补,实施取得的成效也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报道或转载,这些探索为院里后续实施协同创新任务提供了典型经验,研究所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二个是为确保国家重要敏感水域的水质量安全,协调解决库区的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等问题,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2017年,我所牵头院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正式启动。任务目标是通过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农田生态景观构建技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种植养殖耦合技术、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等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研究,打造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提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生态农业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建议,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和谐统一。通过科学配置协同创新团队,构建中央级科研院所-地方(省-地-县)科研团队-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由院10个研究所牵头,集合陕西和湖北省、地市、县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及企业(合作社)24个,建立功能研究小组12个,辐射带动10个县(区)次基层农技推广骨干240人,推动国家团队—地方—企业创新团队一体化发展,为我国同类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总的来说,借助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的难得机遇,环保所凝心聚力,顺势而为,全所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职工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氛围逐渐形成,研究所也努力实现了跨越发展。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从2012年6月~2017年9月,回首与环保所同仁们近两千个携手并肩,风雨同舟,砥砺奋进的日子,许多过往都历历在目,仿佛就是在昨天。在此,借此机会我要向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团队首席和全所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我们环保所才不断向前。

创新是研究所的灵魂。展望未来,我衷心祝愿环保所越来越好!

采访人: 周莉、王农、杨殿林、王倩、章秋艳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