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所记忆 ——环保所原所长王小虎:做有组织的科研
作者:王农 杨殿林 章秋艳 来源:综合办公室 2024-06-19
编者按:
四十五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四十五载筚路蓝缕,风华正茂。
2024年,是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所45周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环保所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为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值此建所45周年之际,我们与多位环保所老领导、老专家进行了访谈,回顾环保所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创业、爬坡过坎、蓄势聚能的发展历程,陆续推出“环保所记忆”系列访谈录。“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让我们继承和弘扬前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共创研究所美好明天。
环保所记忆
——环保所原所长王小虎:做有组织的科研
王小虎所长(任期:2004.7-2008.9)
王小虎,1964年1月生,湖南湘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员。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自控与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12月—1999年9月任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1999年9月—2004年7月任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2004年7月—2007年8月任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党委书记,2007年8月—2008年9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2008年9月—2013年5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2012年10月—2018年11月任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2018年11月—2024年3月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曾有: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十二五、十四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专题战略研究、食物营养发展纲要战略研究等,多次牵头组织院所事业发展和有关科研、平台、团队等发展规划,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主持和参与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等重大项目研究,发表论文报告多篇。
(以下为访谈实录,略有删减。)
我是2004年7月,经部党组任命为环保所所长兼所党委书记的。2007年8月,根据上级的安排到院科技局工作,兼任所长,2008年9月卸任。在所里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与大家一道,工作紧张、忙碌,但也很开心,至今回想起来,许多事情仍然记忆犹新。
一、稳步推进研究所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改革,为研究所发展赢得空间
当时我到所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顺利通过国家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改革验收,确保研究所健康发展。2002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下发后,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开启了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三院”)所属研究所等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其主导思想是,在保留“三院”的原有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各自所属的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即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转为农业事业单位、进入大学四种类型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三院”整体上,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研究所29个,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所22个,转为农业事业单位11个,进入大学4个。我们所被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但有3年的过渡期,只有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研究所的非营利机构才能算是正式落地。当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所在推进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改革上已严重滞后了。如何改革,如何确保研究所的长远发展,这是需要我们费尽心思,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最迟也要在2005年上半年完成。
到所里以后,当时与所班子成员李玉浸副所长、牛力平副所长,以及职能部门的同事们,认真研究上级关于非营利研究所改革的要求,抓紧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突破口。首先是摸清情况,我与当时职能部门的几乎每一位职工都进行了认真的谈话,也与所里大部分职工谈话交流,充分了解所里的发展历史、过程,以及现实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焦点。当时改革的压力大,我从上任到2004年底的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回过北京的家,节假日和周六日基本也都很少休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非常留恋那段和同志们一道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奋斗岁月。
但是,我们的付出是有成效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几经讨论,到年底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改革的整体框架。我们按照国家有关非营利科研单位改革的精神要求,针对解决我国农业环保领域所面临的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和基础性重大农业环境科技问题,结合我所的实际,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和提高研究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与机制创新为重点,发挥建制化研究所的优势,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彰显国家队职责使命。以系统性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核心任务为发力点,超前谋划,锻造环保所在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评价、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攻关能力,把我所建成我国农业环境科研创新中心和农业环境监测网络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各科研团队也围绕改革的目标进一步细化科研方向和重点,做好团队内部分工协作,每个岗位做到有目标、有任务,真正实现从“在干什么”、“能干什么”向“该干什么”的转变。 指导思想有了,我们就一个部门、一个研究室的剖析,研究其定位、职责、目标等,逐渐形成了改革的总体方案,并力求通过优化学科和人才结构、联合重组、分流人员、转变机制,建立学科设置合理、队伍精干、创新能力强、管理有序、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创新团队。
在改革的设计上,较大幅度地精简了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管理人员数量严格控制在创新编制的10%以内,这个数包括了所领导在内,大部分的编制放在创新研究岗位和科研团队上。研究所要突出学科建设,这一点也含糊不得,改革必须突出把学科建设放在主要位置上,根据我所业务工作基础和中国农科院讨论确定的总体学科设置方案,经过对我所的学科进行了论证、凝练和调整,形成了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信息、生态农业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环境工程与风险评估、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等5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组建了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农业和农业信息中心5个研究室,管理部门调整成综合办和科技处2个,重组保留了后勤服务中心。对全所的岗位进行了梳理细分,突出每一类岗位的特点,分成了管理、科研、信息、科辅和服务5大类岗。又在科研岗位上,设置了主任专家、责任专家和科研助理岗位。总体上看,对各学科,原则上按主任专家、责任专家、研究助理1:2:8的比例进行配置,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学科团队下设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按照3人以上的规模组建,保证了重要研究方向的基本队伍。在这个基础上,经过细化,形成了包括岗位职责、目标,全员聘用制实施办法、竞聘上岗办法等一套制度体系。
改革是涉及到全所每个人的利益的,我们组织党办人事处、科研处等几个部门的同事,加班加点,专题起草了改革方案和配套的制度等,涵盖了人才、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注重听取大家的意见,不断在内部酝酿、碰撞、交流,可以说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了大家意见,这样我们推进起来也就比较顺利,改革方案和配套制度体系也就更加完善。2005年5月份,经过全所职工大会表决,顺利通过了这个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完成了《科研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自查报告》,经上级验收批准后,6月底前完成了改革,7月我们所整体进入公益性非营利研究所运行。
2005年5月,所长王小虎(左一)陪同天津市副市长孙海麟视察环保所
2006年11月,经院人事局批准,又成立生态毒理与环境修复研究中心;2007年7月成立资源再生研究室和乡村环境控制研究室,这样我们的科研创新的构架就基本搭建成了,研究的领域也从农业环境扩展到了乡村环境。
现在看来,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当然,改革中也有探索的部分,比如实施人事代理制度,这个目前已经全面解决了。但在当时,也是出于保护年轻人和研究所利益进行的探索。
2004-2005年,总的来看,我们所在科研经费和科研竞争能力等方面,还是偏弱的。有了非营利机构这个牌子,上级也给了我们经费,包括改革启动费、基本科研业务费、修购基金等,这些都为研究所后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了这些经费支持,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引进、培养人才,稳定地开展研究工作,争取谋划创新中心、野外长期试验站等平台。我们组织编写了研究所未来几年的修购专项规划,逐个讨论,成熟一个实施一个,这样研究所平台条件建设也慢慢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二、从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研究所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为魂,人才强所。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改革完成了,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研究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就是人才缺失问题。我们深知,建设科研强所,关键是要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选才、用才、育才、留才”机制,努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我所在前期发展的过程中,流失了一批人才,我们及时进行了编制清理,并从综合性高校、中科院等单位引进补充了30多位年轻优秀人才,并给这些年轻人提高了工资和人才补助标准,确保了研究所科研队伍的基本稳定。到2008年我离开所里的时候,我们所职工人数在110人左右,拥有了一个基本的科学研究队伍;另一方面,是高层次科研人才匮乏,我们动员了很多力量开展对外宣传,2005年成功引进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唐世荣教授,搭上了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计划的末班车。所里当时经费少,作为所长只能放下身子,以感情和事业来打动人才。记得有一次周日在北京家里,半夜接到人事部门有关唐世荣教授要来所里看看的消息,第二天早晨我就驱车赶到了天津所里,和他面谈,了解他的所思所想,给他解决困难,增强他对未来事业发展的信心。唐世荣教授来所里后,我们也通过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给予了支持,让他安心搞科研,推动他的角色从学校教授向研究所研究员的转变。唐世荣教授进入环保所某种意义上也改善了我们所的学术氛围。我们所一直作为农业部科技支撑单位管理,主要从事决策支撑服务,包括农业环境监测等,划归农科院以后,就面临向科技创新研究所转型的问题。唐世荣教授到所后,带动大家凝练科研方向、撰写SCI论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2008年10月,他被任命为副所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使我们所渐渐地融进了农科院体系。
2011年9月15日,时任院科技局局长王小虎(左一)检查指导转基因中心工作
发展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改善条件平台建设的问题。科研创新平台是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研究所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当时所里的平台有1个农业污染防控部级重点实验室,同时挂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的牌子,1个农业环境质检中心,1个农业环境监测总站,1栋旧的办公大楼。我们先从改善研究所条件入手,没有经费,我们就从2005年起,一年筹集一些经费,一层层地分步修缮办公室和实验室;研究所通过修购专项资金支撑,购买了一批大型实验设备,科研基础条件慢慢地好起来了。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全国农业环境监测总站的职能,推动全国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经过努力,环保所的条件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2005年9月,农业部以农计函〔2005〕280号文件批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综合实验楼建设项目立项。9月21日,农业部《关于下达农业农村部第五批部级质检中心筹建计划的通知》(农市发〔2005〕14号),批准我所筹建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同年,在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周庄村长期租用耕地64亩,建立武清转基因生物农田生态系统影响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09年武清站入选首批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08年9月25-27日,农业部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首次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授权开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成分与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业务。新的综合实验楼是2008年动工建设的,为了给未来发展留出空间,当时我们以部分资金自筹的方式扩大了建筑面积的限制,另外还在这个楼设计打基础的时候,完全按七层设计,当时没有钱,六、七楼只留下了打好的柱子框架,我想等将来所里一定会开发利用起来的。
经过4年多的建设,研究所通过增量资源导入,系统布局研究方向、大胆探索创新领域、延揽和培养优秀人才队伍、升级完善科研仪器平台,补“短板”、强“长板”,有效提升研究所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研究规模由点到面的提升,研究方向由散到聚的升华,任务领域由单一到体系的变化。我们努力营造了“创新、求是、协和、笃行”的研究所文化,研究所科研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
这次有机会再回到所里看看,感触非常深,研究所变化非常大。这些年我们环保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势,越来越高了,这个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很高兴。我们要继续发挥好建制性研究所的作用,做有组织的科研,这是我们产业部门研究所的优势,也是责任所在。这有别于中科院研究所,也有别于大学,更有别于企业,这个作用发挥的好,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在所里工作虽然仅4年时间,但在环保所工作的日日夜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8月后,我根据上级安排到院科技局工作,兼任所长,到2008年9月卸任。推进环保所的发展上,我只是尽了一个所长应尽的职责,有些做的还不够好,但也尽心尽力了。也非常感谢全所职工的大力支持,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最后,祝愿环保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好,为推动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访人: 王农 杨殿林 章秋艳
二〇二四年五月十七日